活塞式氟里昂制冷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除与活塞式氨制冷压缩机基本上相似以外,还有特殊故障,见表2-11。
表2-10活塞式氨制冷压缩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 ||
故障现象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压缩机不运转 | 1.电气线路故障、熔丝熔断、热继电器动作 | 1.找出断电原因,换熔丝或揿复位按钮 |
2.电动机绕组烧毁或匝间短路 | 2.测量各相电阻及绝缘电阻,修理电机 | |
3.活塞卡住或抱轴 | 3.打开机盖、检査修理 | |
4.压力继电器动作 | 4.检査油压、温度、压力继电器,找出故障,修复后揿复位钮 | |
压缩机不能正常启动 | 1.线路电压过低或接触不良 | 1.检査线路电压过低的原因及其与电动机连接的启动元件 |
2.排气阀片漏气,造成曲轴箱内压力过高 | 2.修理研磨阀片与阀座的密封线 | |
3.温度控制器失灵 | 3.校验调整温度控制器 | |
4.压力控制器失灵 | 4.检验调整压力控制器 | |
压缩机启动、停机频繁 | 1.吸气压力过低或低压继电器切断值调得过高 | 1.调整膨胀阀的开度,重新调整低压继电器的切断值 |
2.排气压力过高,髙压继电器切断值调得过低 | 2.加大冷风机转速或重新调整一下髙压继电器切断值 | |
压缩机不停机 | 1.制冷剂不足或泄漏 | 1.检漏、修复、补充制冷剂. |
2.温控器、压力继电器或电磁阀失灵 | 2.检査后修复或更换 | |
3.节流装置开启度过小 | 3.加大开启度 | |
压缩机启动后没有油压 | 1.供油管路或油过滤器堵塞 | 1.疏通、清洗油管和油过滤器 |
2.油压调节阀开启过大或阀芯损坏 | 2.调整油压调节阀,使油压调至需要数值,或修复阀芯 | |
3.传动机构故障(定位销脱落、传动块脱位等) | 3.检査、修复 | |
油压过高 | 1.油压调节阀未开或开启过小 | 1.调整油压达到要求值 |
2.油压调节阀阀芯卡住 | 2.修理油压调节阀 | |
油压不稳 | 1.油泵吸人带有泡沫的油 | 1.排除油起泡沫的原因 |
2.油路不畅通 | 2.检查疏通油路 | |
3.曲轴箱内润滑油过少 | 3.添加润滑油 | |
油温过高 | 1.曲轴箱油冷却器缺水 | 1.检査水阀及供水管路 |
2.主轴承装配间隙太小 | 2.调整装配间隙,使其符合技术要求 | |
3.油封摩擦环装配过紧或摩擦环拉毛 | 3.检査修理轴封 | |
4.润滑油不清洁、变质 | 4.清洗油过滤器、换上新油 | |
油泵不上油 | 1.油泵严重磨损,间隙过大 | 1.检修更换零件 |
2.油泵装配不当 | 2.拆卸检査,重新装配 | |
3.油管堵塞 | 3.清洗过滤器和油管 | |
曲轴箱中润滑油起泡沫 | 1.油中混有大量氨液,压力降低时由于氨液蒸发引起泡沫 | 1.将曲轴箱中的氨液抽空,换上新油 |
2.曲轴箱中油太多,连杆大头搅动油引起泡沫 | 2.从曲轴箱中放油,降到规定的油面 | |
压缩机耗油量过多 | 1.油环严重磨损,装配间隙过大 | 1.更换油环 |
2.油环装反,环的锁口在一条垂线上 | 2.重新装配 | |
3.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大 | 3.调整活塞环,必要时更换活塞或缸套 | |
4.油分离器自动回油阀失灵 | 4.检修自动回油阀,使油及时返回曲轴箱 | |
5.制冷剂液体进人压缩机曲轴箱内 | 5.开机前先加热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再根据油镜指示添加润滑油 | |
曲轴箱压力升髙 | 1.活塞环密封不严,高低压串气 | 1.检査修理 |
2.吸气阀片关闭不严 | 2.检修阀片密封线 | |
3.汽缸套与机座密封不好 | 3.清洗或更换垫片,并注意调整间隙 | |
4.液态制冷剂进入曲轴箱蒸发,使外壁结霜 | 4.抽空曲轴箱液态制冷剂 | |
能量调节机构失灵 | 1.油压过低 | 1.调整油压 |
2.油管堵塞 | 2.清洗油管 | |
3.油活塞卡住 | 3.检査原因,重新装配 | |
4.拉杆与转动环卡住 | 4.检修拉杆与转动环,重新装配 | |
5.油分配阀安装不合适 | 5.用通气法检査各工作位置是否适当 | |
6.能量调节电磁阀故障 | 6.检修或更换 | |
排气温度过高 | 1.冷凝温度太髙 | 1.加大冷风量 |
2.吸气温度太低 | 2.调整供液量或向系统加注制冷剂 | |
3.回气温度过热 | 3.按吸气温度过热处理 | |
4.汽缸余隙容积过大 | 4.按设备技术要求调整余隙容积 | |
5.汽缸盖冷却水量不足 | 5.加大汽缸盖冷却水量 | |
6.系统中有空气 | 6.放空气 | |
回气过热度过高 | 1.蒸发器中供液太少或系统缺少制冷剂 | 1.调整供液量 |
2.吸气阀片漏气或破损 | 2.检查研磨、阀片或更换阀片 | |
3.吸气管道隔热失效 | 3.检査、更换隔热材料 | |
排气温度过低 | 1.压缩机结霜严重 | 1.关小节流阀 |
2.中间冷却器供液过多 | 2.关小中间冷却器供液阀 | |
压缩机排气压力比冷凝压力高 | 1.排气管道中的阀门未全开 | 1.开大排气管道中的阀门 |
2.排气管道内局部堵塞 | 2.检査去污,清理堵塞物 | |
3.排气管道管径大小 | 3.通过验算,更改管径 | |
吸气压力比正常蒸发压力低 | 1.供液太多,使压缩机吸入未蒸发的液体,造成吸气温度过低 | 1.适当减少供液量 |
2.制冷量大于蒸发器的热负荷。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未来得及蒸发吸热即被压缩机吸入 | 2.调节压缩机,使制冷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 | |
3.蒸发器内部积油太多,造成制冷剂未能全部蒸发而被压缩机吸入一致 | 3.进行除霜和放油 | |
压缩机结霜 | 1.在正常蒸发压力下,压缩机吸气温度过低,氨液被吸人汽缸 | 1.关小供液阀,减少供液量,关小压缩机吸气阀,将卸载装置拨至最小容量,待来霜消除后恢复吸气阀和卸载装置 |
2.低压循环储液器氨液面超高 | 2.关小供液阀或对循环储液器进行排液 | |
3.中间冷却器液面超高 | 3.关小中冷器供液阀或对中冷器进行排液 | |
4.热氨冲霜后恢复正常降温时吸气阀开启太快 | 4.应缓慢开启吸气阀,并注意压缩机吸气温度,运转正常再逐渐完全开启 | |
压力表指针跳动剧烈 | 1.系统内有空气 | 1.进行放空气 |
2.压力表失灵 | 2.检修或更换压力表 | |
汽缸中有敲击声 | 1.汽缸中余隙容积过小 | 1.按要求重新调整余隙容积 |
2.活塞销与连杆小头孔间隙过大 | 2.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 | |
3.吸排气阀固定螺栓松动 | 3.拆下压缩机汽缸盖,紧固螺栓 | |
4.安全弹簧变形,丧失弹性 | 4.更换弹簧 | |
5.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大 | 5.检修或更换活塞环与缸套 | |
6.阀片破碎,碎片落入汽缸内 | 6.停机检査,更换阀片 | |
7.润滑油中残渣过多 | 7.清洗换油 | |
8.活塞连杆上螺母松动 | 8.拆开压缩机的曲轴箱侧盖,将连杆大头上的螺母拧紧 | |
9.制冷剂液体或润滑油大量进入汽缸产生液击 | 9.调整进入蒸发器的供液量 | |
曲轴箱有敲击声 | 1.连杆大头瓦与曲拐轴颈的间隙过大 | 1.调整或换上新瓦 |
2.主轴承与主轴颈间隙过大 | 2.修理或换上新瓦 | |
3.开口销断裂,连杆螺母松动 | 3.更换开口销,紧固螺母 | |
4.联轴器中心不正或联轴器键槽松动 | 4.调整联轴器或检修键槽 | |
5.主轴滚动轴承的轴承架断裂或钢珠磨损 | 5.更换轴承 | |
汽缸拉毛 | 1.活塞与汽缸间隙过小,活塞环锁口尺寸不正确 | 1.按要求间隙重新装配 |
2.排气温度过高,引起油的黏度降低 | 2.调整操作,降低排气温度 | |
3.吸气中含有杂质 | 3.检査吸气过滤器,清洗或换新 | |
4.润滑油黏度太低,含有杂质 | 4.更换润滑油 | |
5.连杆中心与曲轴颈不垂直,活塞走偏 | 5.检修校正 | |
阀片变形或断裂 | 1.压缩机液击 | 1.调整操作,避免压缩机严重来霜 |
2.阀片装配不正确 | 2.细心、正确地装配阀片 | |
3.阀片质量差 | 3.换上合格阀片 | |
轴封严重漏油 | 1.装配不良 | 1.重新装配 |
2.动环与静环摩擦面拉毛 | 2.检查校验密封面 | |
3.橡胶密封圈变形 | 3.更换密封圈 | |
4.轴封弹簧变形、弹性减弱 | 4.更换弹簧 | |
5.曲轴箱压力过高 | 5.检修排气阀泄漏,停机前使曲轴箱降压 | |
6.轴封摩擦面缺油 | 6.检査进出油孔 | |
轴封油温过髙 | 1.动环与静环摩擦面比压过大 | 1.调整弹簧强度 |
2.主轴承装配间隙过小 | 2.调整间隙达到配合要求 | |
3.填料压盖过紧 | 3.适当紧固压盖螺母 | |
4.润滑油含杂质多或油量不# | 4.检査油质,更换油或清理油路油泵 | |
压缩机主轴承温度过髙 | 1.润滑油不足或缺油 | 1.检查油泵、油路,补充新油 |
2.主轴承径向间隙或轴向间隙过小 | 2.重新调整间隙 | |
3.主轴瓦拉毛 | 3.检修或换新瓦 | |
4.油冷却器冷却水不畅 | 4.检修油冷却器管路,保证供水畅通 | |
5.轴承偏斜或曲轴翘曲 | 5.进行检査修理 | |
连杆大头瓦熔化 | 1.大头瓦缺油,形成干摩擦 | 1.检査油路是否通畅,油压是否足够 |
2.大头瓦装配间隙过小 | 2.按间隙要求重新装配 | |
3.曲轴油孔堵塞 | 3.检査、清洗曲轴油孔 | |
4.润滑油含杂质太多,造成轴瓦拉毛发热熔化 | 4.换上新油和新轴瓦 | |
活塞在汽缸中卡住 | 1.汽缸缺油 | 1.疏通油路,检修油泵 |
2.活塞环搭口间隙太小 | 2.按要求调整装配间隙 | |
3.汽缸温度变化剧烈 | 3.调整操作,避免汽缸温度剧烈变化 | |
4.油含杂质多,质量差 | 4.换上合理的润滑油 |
表2-11活塞式氟里昂制冷压缩机特殊故障与排除方法 | ||
故障现象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压缩机在运转中突然停机或停开频繁 | 1.油分离器自动回油阀泄漏髙压气体,使吸气压力升髙,油温上升,油压下降 | 1.拆检修复 |
2.热力膨胀阀冰堵 | 2.除去系统中水分,更换干燥器 | |
汽缸中有异声 | 1.曲轴曲拐或连杆大头因油面太高拨油所产生的油液击声 | 1.短时间不必停机,如长达几分钟要停机检査 |
2.油击 | 2.检修活塞、活塞环等装配间隙,检查油面高低、油中制冷剂含量、蒸发器积油等 | |
压缩机启动不起来 | 曲轴箱中油内溶解大量氟里昂,使油压建立不起来 | 抽空油中制冷剂或加热提高油温 |
压缩机耗油量过多 | 1.吸气腔回油孔大小或堵塞 | 1.加大回油孔或通孔道 |
2.油分离器回油不正常 | 2.査明原因并将其消除 | |
能量调节机构失灵 | 油内溶解大量制冷剂,使油压建立不起来,或在油缸中蒸发推动不了油活塞 | 抽空油中制冷剂或提高油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