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光耦可控硅次级软击穿,室内风机自动运行
故障说明
海信KFR-2701GW/BP挂式交流变频空调器刚开始上电正常,但在待机(或关机)状态下,约5min后室内风机以高风运行,约5s后停止,再等待一段时间(约5min)室内风机再次以高风运行5s,只要空调器不拔下电源插头,室内风机会以不定时的状态运行。将遥控器电池取下故障依旧,排除遥控器故障;在运行时蜂鸣器不响,显示屏也不显示,也可排除应急开关按键漏电引起的故障。
1.故障原因
空调器通上电源即使不开机室内风机也运行,通常为光耦可控硅次级击穿。根据损坏情况有2种故障现象;一是直接击穿,表现为上电后室内风机即以高风运行,而不论开机或不开机,开机后室内风机风速不可调;二是为软击穿,表现如本例故障,即不定时地启动运行,此时使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次级引脚阻值为无穷大。由于为通电状态下出现的故障,因此使用万用表测量并不准确。
本机主板驱动室内风机的器件为固态继电器,型号为SSR YB1425-01C,在主板上的安装位置与实物外观如图5-38所示。
2.更换固态继电器
如图5-39所示,从室内机主板上拆下固态继电器,在电子市场购买时,由于没有相同型号配件,购买引脚位置和参数接近的固态继电器JGC-3F/005VDC,安装在室内机主板后,上电试机室内风机不运行,测量室内风机绕组插座电压为交流0V,配件固态继电器次级未导通,说明与原装固态继电器不能通用。
3.使用光耦可控硅代换
从海信KFR-26GW/11BP室内机主板上拆下驱动室内风机的光耦可控硅TLP3616,其实物外观如图5-40所示,使用4根引线,其中2根焊在初级发光二极管正极和负极引脚,另外2根焊在次级可控硅的输入和输出引脚。
4.焊入光耦可控硅
如图5-41所示,将光耦可控硅的初级侧②脚正极引线焊入原固态继电器正极(+)焊孔,将③脚负极引线焊入负极(-)焊孔,次级侧可控硅的⑥脚输入引线焊入原固态继电器输入(AC、接交流220V中零线)焊孔,⑧脚输出引线焊入输出(AC、接室内风机绕组)焊孔。
引线焊接完成后上电试机,室内风机仍不运行,测量室内风机绕组电压为交流0V,说明次级侧可控硅未导通。
5.更改光耦可控硅引线
根据室内机主板铜箔走线画出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原理图,如图5-42所示,CPU⑥脚输出驱动信号,经电阻R24(10kΩ)送至三极管Q2基极(B),PNP型三极管Q2放大信号后由集电极(C)输出,经电阻R27(390Ω)至固态继电器初级侧发光二极管正极,其负极引脚接地形成回路。
查看海信KFR-26GW/11BP室内机主板光耦可控硅驱动电路,如图5-1所示,CPU驱动信号经电阻R34(220Ω)至光耦可控硅初级侧发光二极管负极,其正极接5V形成回路。
如图5-43所示,按海信KFR-26GW/11BP室内机主板光耦可控硅驱动流程更改引线,试将正极引线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即5V电压,负极引线接电阻R24下端,将室内机主板安装后试机,室内风机仍不运行,测量插座电压为交流0V,说明次级可控硅仍未导通。
6.更改驱动电路元器件
如图5-44所示,查看海信KFR-26GW/11BP室内机主板电阻R34阻值为220Ω,而海信KFR-2701GW/BP室内机主板电阻R24阻值为10kΩ,阻值相差很多,试将海信KFR-2701GW/BP室内机主板上电阻R24、R27和三极管Q2全部取下,使用一个阻值为220Ω的电阻焊在R24位置,这样驱动电路和海信KFR-26GW/11BP相同。
7.焊接引线
如图5-45所示,将光耦可控硅初级侧正极引线安装在三极管Q2发射极(E)焊孔,接直流5V电压;负极引线接Q2基极(B)焊孔,即R24电阻(220Ω)下端,通过R24接CPU引脚,引线焊接完成后上电试机,室内风机运行正常,长时间试机一直运行正常,关闭空调器后使之处于待机状态,室内风机不再出现不定时运行的故障,说明引线更改成功且故障排除,使用不干胶将光耦可控硅固定在室内机主板空闲的位置上面。
维修措施
更改室内风机驱动电路,并使用光耦可控硅代替固态继电器,更改完成后试机正常。
总结
在维修过程中,如果因元器件损坏而暂时没有相同元器件或主板更换时,应使用更换下来的主板拆下正常元器件来代换,在实际维修时可降低成本,并提高完成率。